新闻中心

从上海看全国如何构建2020年智能制造产业体系

  上海千实讯:作为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手段,智能制造将迎来新的变革。小编10日从2017中国(西咸)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论坛发布的《智能制造创新基地发展规划(2017-2021)》(以下简称“规划”)获悉,到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将全面构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将超过3万亿元。

  “规划”指出,智能制造正面向制造业的“智能化”,以传感器、芯片为代表的基础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以机器人、数控机床等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以工业软件、智能控制系统等为代表的智能应用产业集群,以可穿戴设备、无人机等为代表的智能硬件产品产业集群等新兴产业体系正快速崛起。

  “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将全面构建。其中,中国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将超过3万亿元,年均增长率可达25%。此外,中国自动化应用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中国智能产品市场规模也将超过万亿元。

  陕西省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飞认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是信息技术。他表示,“实现智能制造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过程,换句话说,良好的信息产业基础有利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也有利于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的形成和集聚。”

  近年来全球制造业格局正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一方面,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驱动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另一方面,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发力中低端制造削弱我国成本优势。双重夹击下我国制造业PMI指数一度跌至荣枯临界值以下,传统制造业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为此,2015年,国务院正式下发我国制造强国战略个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并发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5大工程实施指南。这标志着我国制造业发展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落地见效的实质发展阶段 。

  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急先锋面对智能制造该如何迎头而上,小编给出了一下分析:

  找准互联网与工业的契合点

  互联网时代,“得平台者,得天下”。工业互联网平台既是整合资源的工具,也是未来产业生态体系竞争的核心。上海发展工业互联网具有一定优势:雄厚的装备制造业基础、完整的工业生产配套体系、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和贴近消费市场的终端渠道。当务之急是找准互联网与工业的契合点,以平台发展带动项目应用、占领标准体系的制高点,从而促进上海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突破的关键在于聚焦“工业互联、数据互通、应用创新”。具体来看,应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夯实基础、突破瓶颈,创新模式、优化服务”的原则,建议以商飞公司、宝钢股份、上海电气、上海汽车这些产业链的“链主”为主导,在既有的产业配套体系基础上,抓住智能装备产品、工业软件、云数据平台、工业宽带网络等关键环节。通过网络平台打造工业互联网的创新生态体系,推进工厂内互联互通、工厂间智能协作。在此基础上,提升基于互联互通的智能制造能力、基于组织创新的资源动态配置能力、基于数据驱动的创新发展能力。

  突破智能芯片和传感器瓶颈

  人工智能芯片和高端传感器,不仅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元件,而且是当前投资增幅为迅猛的行业。能否发展出具有超高运算能力又符合市场需求的芯片和高端传感器,是工业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

  上海切入智能芯片和高端传感器领域,面临不小的压力。例如,国产传感器仍集中于中低端市场,产品品种不成系列,老型号占60%以上,且性能远逊于国外产品。又如,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已趋白热化。2016年,英特尔公司三次大手笔收购人工智能和GPU(图形处理器)领域企业;苹果、微软、亚马孙也相继宣布向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转向。面对这一态势,上海必须汇集全市乃至全国之力,尽快突破芯片设计和制造的瓶颈,在工业互联网的智能装备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激发三大优势:

  激发科创中心的技术优势,突破智能芯片的技术瓶颈。上海科研机构众多,在芯片核心技术、电路设计、工业软件、大数据分析等方面拥有一定的基础,应以智慧城市建设、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技术交易平台、校企合资公司等为载体,有效对接智力研发成果与产业部门需求,以项目应用带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激发信息产业的体系优势,突破高端传感器设计和制造瓶颈。近年来,上海的传感器制造工艺得到快速提升,并在自主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有了长足进展,正由仿制、引进走向自主设计、创新发展阶段。未来,需要继续基于信息产业配套体系,重点攻关一些基础技术、应用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技术,发挥技术孵化成果能够快速加工成型的产业配套优势,打造上海在核心元器件等领域的供给优势。

  激发消费终端的网络基础优势,突破新产品的部署瓶颈。上海是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发源地之一,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业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居国内地位。同时,上海拥有良好的互联网产业基础、较高的宽带普及率、的移动通信网络和庞大的消费市场网络。只要找准供给能力与发展需求的契合点,就能使工业互联网精准对接消费终端的个性化需求,进而有效优化产业要素资源的配置,大幅降低国产智能装备的部署成本。

  依托集成整合资源技术市场

  具体来看,上海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要抓住以下几点:

  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桥梁功能,集成技术成果。上海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集聚了不少国外系统集成企业。未来,需要进一步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桥梁作用,依托高端制造业聚集、产学研结合、人才集聚等优势,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技术成果,提升系统整合能力,打通国内国际市场。

  发挥系统集成商的功能,整合工业互联网的企业资源。目前,我国的系统集成商大部分从硬件代理商发展而来,并形成了以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城市为核心的区域分割。新形势下,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系统集成商,专注细分市场、突出行业化特色、提出独特行业解决方案,是上海发展工业互联网、整合企业资源的有效途径。

  发挥产业园区的集聚功能,推进示范工程项目落地。产业园区是工业互联网的承载空间,以临港、杨浦等具有一定基础的区域为载体推进工业互联网,能够延续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试点城市、产业园区、示范企业”的创新试点模式。

面对智能制造,不论是上海还是整个中国制造业都应该以一个积极的姿态勇敢的革新技术,勇敢的拥抱互联网,制造业和互联网联合起来共同推动中国智能制造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