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水平是产业技术实力、管理实力和生产实力的综合体现。业界普遍认为,推动国际经济交流合作,加强各国技术标准协调与互认,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对接,有利于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减少技术壁垒,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以建设更加平衡、普惠的国际标准化体系,助力全球经济实现可持续、平衡、包容发展。
早在2013年,中国就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倡议,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这既是对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的传承与发展,对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也对标准化联通“一带一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一带一路”建设所提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总体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标准化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化双多边合作和互联互通,大力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探索与沿线国家建立标准化合作长效机制,广泛吸纳各方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加快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
此次在上海举行的标准联通‘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业界专家、学者围绕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与标准化发展的关系和方向、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标准化创新、发展和对策等方面展开充分的研讨、交流,分享发展成效和成功案例。研讨会涉及中医药、信息化、纺织、核电、线缆等多个领域,15位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围绕标准联通“一带一路”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其中,美国信息产业机构总裁缪万德介绍了信息产业全球标准联通“一带一路”;巴基斯坦标准与质量控制局副局长沙扎德·阿夫扎尔介绍了国家、区域和国际中促进贸易的标准化活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驻上海领事馆商务参赞阿里·德伽倪介绍了标准化与贸易的关系。
黄小路在研讨会上表示,上海作为中国面向欧亚大陆和亚太地区开放的核心,也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欧亚海陆运输枢纽和经济辐射中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资源供需、科技研发和产业链等方面存在互补性,具有整合合作的潜力和基础。做好标准化联通“一带一路”的研究、探索和实践,既是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上海自身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目前已经启动的中国-白俄罗斯超级电容汽车标准国际化试点,将积极推动超级电容优势产业走出国门,力争将代表上海技术水平的标准转化成白俄罗斯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