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长城刻字遭行政拘留 古迹修复难比登天

  3月22日,北京市公安局延庆分局微博发出通报,针对3月21日有游客在八达岭景区游览时在长城上刻字损坏文物古迹的行为,已开展调查并查获3名违法行为人。目前,根据目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已对三人作出行政拘留并处罚款的处罚。
 
  尽管《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和《长城保护条例》中明确规定了禁止从事刻画、涂污、损坏等危及长城安全的活动,但是游客在长城砖上刻字却是曾经长城上普遍存在的情况。如今对于做出错误行为的游客进行惩处,其实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依法行事。但是对于长城来说,一旦砖体遭受刻字破坏,想要修复就困难了。根据相关专家的介绍,修复被刻字的砖体,如果采取打磨,则会进一步破坏长城砖,而如果想要填抹刻字缝隙,材料选择不当便会让长城整体风貌遭受破坏。
 
  事实上,长城并非一个特例,国内许多的建筑古迹或者大型文物上,都出现过诸如“到此一游”这类的刻字,而他们的修复难度毫不夸张的说都难比登天,立法严惩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减少这些情况发生,保护文物古迹完整性的有效手段。但是对于那些已经遭受破坏的文物古迹我们真的无计可施吗?其实也不是,尽管颇具难度,但是如果找对方法,用对工具,在有限的范围内,其实是可以完成部分的修复以及维护工作的。
 
  以长城修复为例吧,其实,此前就有过长城修复的相关新闻,而其中也出现过闹剧。明长城大同镇得胜堡就曾因为修复过程中采用了仿古砖,导致整体风貌受到破坏,被修复成了一座仿古建筑。因此,古建筑的修复关键还是在于材质以及修复的程度如何拿捏。
 
  事实上随着科学仪器的发展如今物质分析的手段非常多,想要了解到长城砖体的材料并非难事。例如可以使用激光拉曼光谱,借助振动光谱技术分析砖石中的矿物成分,在通过X荧光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分析出砖石种类、结构特点等信息,从而帮助古建筑修复员工快速的寻找到合适正确的修复材料。在例如借助CT机、超声波探伤仪等无损检测仪器,可以在不破坏长城原本结构的情况下了解它的建筑结构,已经内部堆砌方式,为后续修复手法提供参考。
 
  而当这些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考虑在尽可能保留建筑完整性的情况下,用原材料同类材料对明显、重要损坏结构、表面进行修复,从而起到加固长城、修复长城的目的。
 
  不过事实上,即便如此,修复长城还是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修复后的长城本身的历史价值有没有被改变。对于中国人来说,长城既是一个历史奇迹,同样也是一个国家历史的象征,无论我们修复得多么“天衣无缝”,它依旧被破坏过。因此,比起后期的修复和保护工作,群众的意识才是助力文物长久保存的关键。